close

!!鹿港小鎮的路燈上有鹿角做為特色~



轉載>

鹿港天后宮於雍正三年(1725年)由施世榜獻地遷建,歷經嘉慶二十年(1815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昭和十一年(1936年)、大正11年(1922年)的重修,始有今日的建築規模。目前天后宮保存二張日治時期所拍攝的照片,為同治十三年重修時,鹿港天后宮的廟貌。當時天后宮的建築規模為三進二院的格局,分別為三川殿、正殿及後殿。三川殿採三開間建築,兩旁有八字牆,八字牆為大正四年,由鹿港土水師「圓仔炎師」(蔡添炎)所施做。



鎮殿媽

正殿神龕內,最大尊的媽祖聖像,為昭和年間天后宮重修時新雕塑的神像,此尊媽祖為土塑,為天后宮的「鎮殿媽祖」。據施至輝指出,其父施禮曾提及,鹿港天后宮正殿土塑的媽祖神像與台南大天后宮正殿神像為同一派匠師的作品。

鹿港天后宮正殿兩旁,有兩組千里眼與順風耳神像,分別位於正殿神龕前及前步口兩側拱門旁,據李丕顯指出係是泉州匠師連詠川所雕塑。千里眼手執戟,眼觀四面,順風耳手持斧鉞,耳聽八方,其青面獠牙的造型,有著驅邪止煞的意味。民國五十年代曾再請鹿港匠師余鎮江重新髹漆整修,據鹿港神像雕刻藝師施至輝指出,此千里眼、順風耳神像姿態與神韻,極為優雅,為神像雕刻的經典之作。





民間的信仰,是安定人心的很大支柱,也是凝聚鄉民的團結和向心力重要的場所!!

不過,

最左邊的丫伯,專心一點啦~~賣擱卡丫啦~~~~



很多年前來過鹿港,對這的蚵爹念念不忘,所以這次來,我一定要好好的回味一番!!

還和老爺說,我自己要單獨吃一個,因為我是專程來吃蚵爹的說.

結果,一口咬下

這不是蚵爹!! 這不是蚵爹!!

粉厚蚵小醬難吃~~~~~~~~~~~~~~~~~~~~~



還好蚵丫煎表現還可以,可是我好失望喔!!





以前沒這麼繁榮,現在變好多喔!!



還有規晝老街區,不過都是批一些大陸貨來賣,比較多!!

當然也有一些本土的藝術家啦~~~

可是價格就差很多啦~~~





原來窗台的花紋是有含意的,又學了一課囉!!



我來當個小小花瓶一下咩~~~







這個廣告很酷,因為進去的人真得還滿多的!!





很美的三合院,門口有一顆老松,應該也可以請房屋廣告來拍,老松的故事!!



這個很屌!!

管你媽媽是誰,都給我下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紅豆 的頭像
    紅豆

    紅豆生南國

    紅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